|
食盐在现代生活中,算是一个比较廉价的生活必需品。但在古代却是个价格较贵且暴利的商品,俗话说,三担米一斤盐,可见其价格不便宜,所以古代百姓们用盐都特别少,不敢多用。但这也分为战争年代和和平年代。和平年代就要便宜许多了,如唐太宗时期,一斗米五文钱,一斗盐大概20文钱,换算成现在大概是5块钱一斤。而武则天时期一斗盐则要500文钱,相当于175块每斤。又如明朝嘉靖时期,最贵的时候盐价相当于人民币一百五到两百块,最低的时候得五六十块钱。为什么会造成这种现象呢?因为盐太重要了,不管在现代还是在古代盐巴都是每日必需品。
盐含有丰富的钠,现代医学证明钠能促进消化、增强食欲、协助新陈代谢,还可以维护人体渗透压和酸碱平衡。正常人每天需要摄入三到五克盐,最多承受十天内不吃盐,而古代对盐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不吃盐会浑身乏力,无法从事农业生产,行军打仗更是空谈,因为在古代没有冰箱,食物不宜长时间保存,聪明的古人发明了盐腌法,如腌制酸菜、火腿、咸鱼、腊肉、奶酪等。通过腌制可以让食物保存数月甚至上年,而商人还可以通过异地贩卖盐腌品牟取利益,相当于如今的冷链运输。
盐还是一种中药,在古籍中,如《本经》、《别录》、《本草拾遗》都有记载过食盐的药用价值。另外还有很大一部分盐被牲畜给吃掉了,如《齐民要术》中的养猪法,在猪饲料中加入适量的盐,便可以把猪养的白白胖胖,还有养羊法,用瓦器盛一升盐,悬在羊栏中,羊喜欢盐,自然常常回来吃,用不着人去赶回。还有唐朝打仗的马匹,每日食盐量也有固定标准,如《太白阴经》卷五:记载了战马每日饲盐标准为三合,就是需要食盐180毫升,而太宗至高宗麟德四十年间官马数量达到了70万6000匹。
所以第一个原因是盐巴需求量大,导致盐价居高不下。二:盐的产地集中,便于控制征税,盐税高。在古代,虽然盐产量不稀少且并不难得,但是产地不多,盐资源分布除了沿海地区,内陆的盐产地也没有几个,可以算是很集中了,如山西省运城附近的盐池,巴蜀之地的井盐等,而且从产地运输到各地还需要运费,这也造成了高昂运输成本。
|
上一篇: 霸王龙为什么长着小短手?下一篇: 史上最凶残的猪,一招制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