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代人对于节能早已经听习惯了,为了节能,人们还发明了各种物品,‌‌但殊不知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节能智慧早已有之。不仅如此,古人还在漫长的生活实践中摸索出了一套节能环保的生活生产方式。‌‌原始时期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照明‌‌有了需求。刚开始人们用铜灯照亮,后来人们发现长时间燃灯会导致房间空气质量下降,于是人们开始制作可以减少烟雾的雁鱼灯。当雁鱼灯点燃时,烟雾通过鱼和雁颈导入雁体内,将烟尘吸入雁的肚里让水溶解、净化空气,防止了油烟对室内空气的污染,这也说明中国古代人具有环境保护意识。
雁鱼灯不仅环保还可以调节光亮度,且能充分利用燃料。从另外的角度来说,这也是一种节能灯,而我们平常所说的省油灯其实就是下层社会广泛流行的陶瓷灯,它降低灯具使用时整个灯体的温度,减少燃油的损耗和挥发。相比昂贵的筒灯,‌‌这种简单廉价的夹灯盏更受欢迎,所以这种灯一经问世就受到了很多普通人的喜欢。然而我们的老祖先的节能之路远不止如此,古代人的节能意识还体现在民居建造上。土楼历史源远流长,一直延续至今,‌‌土楼厚重的土墙使用的是红壤土,砂石,竹片,土质浆等材料,皆为就地取材。‌‌人们利用简单的工具经反复揉、压、挤筑成1米至2米厚的楼墙,形成外土内木的建筑构造。
为进一步加强红壤土的粘性,人们还加入了红糖、蛋清和煮熟的糯米饭‌‌,这种土墙透气功能佳,有效调节了房间的温度和湿度,还能在楼内形成一个夏凉冬暖的小气候。底层厨房的烟熏能使二层谷仓干燥且不生虫,卧室则是在3、4层,高爽通风,‌‌让居住环境更加理想。‌‌对于生活在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居民来说,对窑洞可一点都不会感到陌生,别看他外表不够美观,但住起来却极其舒适。黄土高原气候干燥少雨,但丰富的黄土层正是一种得天独厚的天然建筑材料。‌‌窑洞的建筑材料以生土为主体,这是一种绿色建筑材料,倒塌或拆除的窑洞所产生的生土经历了风化作用以及一系列复杂的变化涵养过程后,又可以变成富含腐殖质的熟土而回归大自然,形成良性循环,‌‌这可真是取之于大地,还之于大地,节能的最高境界。
修建窑洞的时候所使用的建造材料极少,除了门窗会用到少量的木材以外,钢材:水泥均可不用,也无需开挖地基修建墙体,只要选择合适的山坡、断崖等地形,人工开挖而成。更重要的是黄土本身具有良好的隔热和蓄热功能,所以窑洞有冬暖夏凉的特性。通常来说,窑洞内‌‌只需一个小火灶就可以解决做饭,热炕等生活需要。节约燃料体现了生态和谐的环保理念,我们的祖先真的是拥有无穷的智慧,可能我们现在认为的新潮物品和概念,其实在几千年前老祖先早已经知道了。
|
上一篇: 网络上流传的“受害者有罪论”真的道德吗?下一篇: 不粘锅涂层有危害吗?使用不当易中毒!
|